“不管我的生意做得多成功,我始终没有放弃白天是老板,晚上是马仔的生活。”何开敏说,起初这种白天晚上都工作的生活方式是为了挣钱,后来是为了积累经验。
2001年,生意失败的何开敏居无定所,只剩下671元钱,但贫穷的何开敏却觉得自己精神很富有;从2002年起,22岁的何开敏开始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他首先想到了以房养老。
困局新模式不符合传统观念
“说实话,刚开始关注以房养老市场,一方面是解决自身养老问题;另一方面,是看到了这个市场蛋糕巨大。”何开敏说,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在学习专业知识时,确实费了不少功夫。
为了弄懂一个问题,何开敏不厌其烦地请教律师、金融、房产、经济专家,为了应对养老难题,何开敏查阅了大量资料,希望能在这些“已成规模”的以房养老模式中寻找契机。
“其实,‘以房养老’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新泽西州一家银行首先创立,随后欧洲国家纷纷效仿,并在二十多年里逐步发展成熟。”何开敏说,这样的养老模式虽然“已成规模”,但因受地域、国情、传统习俗的影响,肯定不受欢迎。
在我国,面对越来越沉重的养老问题,民政部拟推以房养老业务。从2007年起,上海酝酿首例“以房自助养老”,随后广州、南京等城市纷纷推出了相关模式。
我国上海试点的“以房自助养老”做法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将自己的产权房与乌鲁木齐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房屋买卖交易,交易完成后,老人可一次性收取房款,房屋将由公积金管理中心再返租给老人,租期由双方约定,租金与市场价等同,老人可按租期年限将租金一次性付给公积金管理中心,其他费用均由公积金管理中心交付。
这些被称为“新型养老模式”在我国城市施行的现状并不乐观。上海曾经“轰轰烈烈”的以房养老试点绣球,不到三年便悄然停止。据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透露,停止的原因是“以房自助养老”方案咨询者众,但真正申请试点的对象仅是个位数。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