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傍晚,在吉化集团宿舍区,记者遇到了一刘姓女职工。据该职工介绍,因为父亲是吉化集团职工,1982年,20岁的她进入吉化集团下属厂办大集体企业联合化工厂,成了一名装瓶工人,“每月工资20多元,这在当时算还可以了,待遇方面跟国有企业职工比也感觉不出有什么太大差别。”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厂里的效益急转直下,每月的工资只有300多元,到2000年,刘女士被联合化工厂买断,“一共得了5000元。”由于原本就身体不好,买断以后,刘女士在家烧饭带孩子,靠着丈夫是吉化集团国有职工,生活还算过得去。从2007年开始,刘女士本人也得以领到每月1000元的养老金。
不过刘女士说,当时厂里买断时,也有一些工人闹的,上访过好几次,“主要是对医保待遇不满,集体企业职工的医保和国有企业职工执行的不是同一个标准,集体企业职工只能参加社区医保,报销额度低。”
这些从厂办集体企业出来的员工,成了被人遗忘的群体。
由盛转衰的拐点:1995年
5月19日,在北方化工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办公室,吴润告诉早报记者,目前,北方化工总公司属于吉化集团的二级单位,集团对他们是实行行政管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领导班子都是国企派来的。
“这些(厂办集体)工厂管理较为粗放,职工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当时也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企业领导就叫负责人。以北方化工下面的工厂为例,国企把不用的废砖头、木材给我们,我们就盖起了厂房。再要来国企淘汰不用的设备,我们就可以用来炼油。”
吴润说,1979年以后,厂办集体企业开始成为安置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为了迅速安置职工,国家开始对集体企业免征各项税费,而国企也在各方面对这些企业让利扶持。这样,集体企业迎来了辉煌期,一直持续到1995年。
厂办集体企业之所以能够兴盛起来,吴润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免税,当时的厂办集体企业同时还注册了劳动服务公司,一个企业两块牌子,对这类公司国家免征一切税费;二是国企的大力支持,在市场、人员和技术上,国企对集体企业的扶持竭尽所能。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