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担心进股市亏了,现在每年损失一个百分点是将近300亿,两个百分点将近500亿,这么大的损失,责任谁来负?”郑反问。
更重要的是,他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保制度远未实现全覆盖;如果现在不进行多元化投资改革,一旦中国未来社保实现全覆盖,可能失去投资的时间窗口。
除了城镇居民,我国还有2.3亿农民工和七八千万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没有纳入社保体制。
“每年能扩容进一千万人,每年进来的新人补社保‘窟窿’,使得收入大于支出,即使把现在所有的社保基金结余补进去投资,10年内也不会影响当期发放。而未来时间窗口一关闭,想再改革投资体制就更难了。”郑说。
投资策略组合
在投资细节上,学者们也有关注。
从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看,增大长期资产的投资份额,降低或限制短期银行存款的投资份额,选取具有较高收益的长期债券,如国债或企业债,被普遍建议。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林义称,股权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应该是首要选择;此外,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国家政策扶持项目等,作为实业投资对象。
此外,在股市还不成熟的前提下,可探索投资超长期的政府国债投资项目,政府主导下的长期指数化专项国债等。
此外,选取具有良好业绩的基金或信托股份作为股权投资对象,也被学者建议。
对于多方博弈的养老金监管主体,比较一致的建议是,应由政府设立专门的社保基金投资担保机构,为社保基金受益人的基本待遇提供保障。
但相关投资管理主体以中央或省为主体,还有争议。
杨俊建议,为了配合个人账户制度调整和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提高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的统筹层次,建立统一的、省级或省级以上的基金投资管理主体。
不过,对于以省为单位进行养老金投资,郑秉文明确表示反对。
“这必将引发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而一旦利益格局形成,以后中央就不可能收回来了。”郑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