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牢固把握政策、资金、项目三个关键点,在促进绩效审计的“效”上下功夫。该局在开展绩效审计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政策、资金、项目”作为关键点,突出政策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的审计。围绕促进政策执行,重点开展了经济决策前的绩效审计调查和经济政策执行后的绩效审计评估;围绕提高资金效益,重点开展了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收支结构的绩效审计以及涉农资金、民生资金绩效审计;围绕加强项目管理,重点开展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分别从项目立项、项目管理、项目决算等方面对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2006年,对保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进行绩效审计。针对审计发现的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工程验收、决算不及时,财务管理不规范、工程进度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尽快落实配套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完善管理制度等有针对性的七项审计建议,促进了工程又好又快地建设。又如在对国家九五重点工程——谷城白水峪电站工程绩效审计中,把目标锁定为建设成本是否合理,后期管理是否有效,投资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项目决策、投融资体制是否合理上。通过审计发现旧有的投融资管理体制中政府包揽形成的集资利息过高、负债过重等问题,制约了项目的建设和生产的顺利进行。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县委、县政府根据审计建议,对电站积极进行了股份制重组,合理分摊了建设期利息支出,核减工程成本13600万元,督促资金到位250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00万元。目前,该电站实现了并网发电,年均收入7000多万元。
五、坚持绩效审计与服务改革有效结合,在运用绩效审计的“果”上大胆探索。如何让绩效审计的成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得以彰显,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使更多的审计成果进入党政领导决策圈,是近年来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如: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涉农资金绩效审计,将有关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执行情况、项目进展情况作为审计重点,先后对保康、谷城等县(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进行了效益审计。审计表明,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有效缓解了县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改善了乡镇的集镇供水质量,社会效益明显,但也存在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工程验收、决算不及时,财务管理不规范,工程进度不平衡等问题。为此,提出了配套资金要尽快落实到位、加强资金监管、完善管理制度等有针对性的七项审计建议,被有关县(市)党政部门迅速采纳,促进了工程又好又快的建设,使党的富民政策落到了实处。又如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是公务消费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实施好这一改革,需要准确翔实的审计数据。为此该局积极开展重大经济决策前的绩效审计调查。老河口市审计局从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效益分析入手,对该市当年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交通费支出进行了效益分析,并揭露出一些单位领导弄虚作假,以少报多,捞取不义之财的现象。审计调查反映,这种状况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影响了事业发展和正常工作,而且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效益审计分析提供的各项消费数据以及审计建议,为市政府实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提供了准确依据。此项改革实施后的7个月,该市行政事业单位的招待费、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和学习考察费5项费用比改革前同期减少了596.86万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现上海市委书记、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称赞道:“老河口市大胆闯、大胆试的创新精神和此项改革应在全省推广。”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