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公务员聘任制、探索打破养老保险“双轨制”……致力探索人力资源保障工作改革创新的深圳,今年又有哪些鼓舞人心的举措?4月23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敏接受晶报《开局》报道组专访时透露,今年重点中的重点仍然是解决就业,力争使政府就业公共服务实现全市统筹。此外,力推非户籍居民在深领取失业救济金制度;探索在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员工中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提升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等一系列社保举措也将陆续出台,从而进一步扩大深圳市民及外来群体的保障覆盖面。
2009年深圳大部制改革,王敏从原市人事局局长被推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前台,担任“当家人”。与王敏结缘也源于这次改革,当时听到各类对他的评价是“低调、不苟言笑、不爱与媒体打交道。”心里顿时大感不妙。
然而在多次工作接触中,对他的第一印象被逐一打破。与其说他是一名官员,不如说是一名学者。最近一次较大型的专访是去年在深圳高层次人才政策实施三年之际,王敏面对众多媒体,在没有事先准备材料的情况下,侃侃而谈2个小时,对各类人力资源保障工作、政策了然于胸,就算再“刁钻”的问题,王敏的回答依然没有半分犹豫,掷地有声。
如今,王敏再次接受记者专访,没有一点“官架子”的他,笑容亲切随意。在他的面前放着厚厚一沓为这次采访准备的资料,从中午11点讲到快1点,中途没有看过一次资料、喝过一口水,也没有显示出因无法午休而不耐烦。整个采访中,王敏又展示出另一种身份——市民的好“管家”。无论是如何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还是如何方便市民办事,他都一一想到,且不遗余力地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应该做到这样:市民来办事的时候,只要告诉政府‘我是谁’就行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政府的工作,包括查询社保记录、查询无犯罪证明等。政府工作范围内的事情,为什么要市民为了那张证明而来来回回折腾呢?”
1955年出生的王敏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许是受到未名湖灵气的熏陶,让王敏养成了稳健、谦和、低调的性格。在各种关于他的评价中,他认为“低调”最贴切。“我个人是这样的,我也喜欢这样的人。我认为低调挺好的,认认真真把事情都做好了,别人却不知道是谁做的,这是高境界。”然而,对政策的宣传和面对媒体监督,他则颇高调,“我希望媒体能多帮忙,多宣传有关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政策,让老百姓能更好地利用和享受政策带来的便利;此外,真正与一线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部门除了公安就是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这几年我们的业务量扩张很快,不宣传,市民很难理解我们。”
在市民眼中,王敏是一位具有法治意识、责任感很强的官员。“腾讯老总马化腾领取房补事宜、积分入户申请者分数疑似被算错、公务员招考条件疑似因人设岗……”件件事情矛头直指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王敏没有回避,第一时间要求工作人员给予回复并提出了今后的整改方案。这让众多市民对这位局座竖起大拇指,他们认为,能主动回复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一种担当,法治意识跃然纸上。面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改革这些难啃的“骨头”,深圳市民期待,王敏能将改革的魄力持续下去。
随和,睿智,对业务熟悉,且有魄力,是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工作人员对王敏工作中的印象。生活中,“王局是个网球迷。”在同事眼中,王敏还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每周末他都坚持打网球,锻炼身体。当有人质疑网球需要大量跑动,他能否跑得下来时,他立即说,“能啊!我经常参加市直机关举办的网球比赛,关键是每次去都还能拿点名次。”说这话时,王敏一脸的得意与自豪。
深圳用工面临巨大压力
晶报:随着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用工局面会发生变化。
王敏:没错。深圳原有的用工有两大难点依然存在。一是普工缺口。再就是缺技能人才。原因很简单,内地城市产业迅速发展,工资不断提高,而深圳生活成本高,工资水平与内地差距逐渐缩小,因此,很多人选择就近就业。为应对这一困扰,这几年深圳一直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我们的提高幅度在全国一直居于前列。
随着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结构性缺工问题进一步加剧。调查发现,技能工人用工缺口超过60%。简单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水平、技能培训不可能解决。政府正考虑从资源配置、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力量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深层次解决问题。
晶报:就业是民生之本。去年开始,深圳才实行公共就业服务属地化,似乎有点落后。
王敏:过去,我市的公共就业服务分为市属和区属,因为涉及到财政拨款,由谁来出钱的问题。大家都画地为牢,给市民享受公共就业服务造成极大不便。从今年1月1日起,全市公共就业服务属地化正式实施。属地化后,市民不管在城市的任何地方,都可就近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服务,而不用受户籍所在地、所在企业等级、居住所在地的限制。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深入推进中,这是我们今年的重点工作。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