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事业单位改革,养老保险的改革最为关注吧。
王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进人员已经改了,这个文件上个月政府常务会正式通过,即2010年7月13日之后,新进入事业单位的职员,统一进行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取消退休制度,基本养老和社会养老直接接轨。个人按8%交,政府交13%。除此之外,政府还为个人储备一份职业年金,标准为月工资总额的8%,若超过社平工资3倍以上部分,则按9%缴交,由财政支出。设计这个公式我们做过测算,在几个参数大致确定的情况下,和现行的退休待遇是大致相当的。我国已连续8年大幅度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这有个好
处,缩小了双轨制的差距。现在国家交给我们的另一项改革任务是,如何对现有、在职的人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我们也在研究方案,我们的意见是:要搞,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起搞;就算不一起搞,应该先拿公务员、拿自己人开刀,老百姓才相信你。
晶报:聘任制公务员现在有没有被“炒鱿鱼”的?
王敏:目前没听说。聘任制公务员大规模招聘是从2010年开始,试用期6个月,之后第一次签合同为3年。如果用人单位认为已经3年了,你表现平平,也可以不续签合同。如果再续签就是5年,之后就是无固定期限。制度刚开始实施,不能说短期内发现没有“炒鱿鱼”的,就说这个制度没用。实行聘任制的目的不是“炒人”,而是建立一种灵活、高效、契约化的用人机制,有了这个机制,“炒人”就变得可能、变得更容易了。为什么叫“瓷饭碗”?要你自己好好拿着,不像“铁饭碗”,怎么摔都摔不碎,所以瓷饭碗端不端得好,全凭你自己。一个制度真正的好处不在于炒了多少人,而是改变一个人的工作状态,效果就达到了。我倒听说“炒政府”的,几乎每隔几个月就有。
当然,聘任制要更好地发挥作用,确实需要加强对公务员的考核,接下来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将会制定分类考核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单位根据自身职位特点探索量化考核、绩效考核等,真正将不称职、不适岗的公务员考核出来,强化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年内拟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晶报:听说社保政策又在修订。
王敏:今年社保大的动作是修改《养老保险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实现失业保险全覆盖,从而缩小户籍和非户籍居民公共就业服务差距。过去,深圳不收取非户籍居民的失业保险金,其失业后政府也不管。该条例将待市人大通过后正式实施。届时,使失业保险覆盖所有在深务工人员,只要在深缴纳失业保险满一年以上,非自愿失业,都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期间,政府还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培训机会;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间,还为其缴纳医保等社保。
晶报:此前,省里透露将实行养老金全省统筹,很多市民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养老待遇?因为深圳的退休金标准比较高。
王敏:深圳社保覆盖全国最广,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目前,我市社保卡已发放1300多万张,医保参保人数突破110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900多万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深圳的社保险种最全、保障方式最多、层次最丰富。如养老,包括基本养老、地方补充养老和企业年金。地方补充养老主要是针对户籍居民。目前,深圳基本养老金加上地方补充养老金的水平,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于前列。
养老保险实行全省统筹符合国家的统一要求,统筹的第一步就是统一缴费比例。所以今年我市准备提高养老保险缴交比例,主要是针对企业缴交这块。过去,我市养老保险缴交比例为18%,其中个人缴纳8%,企业缴纳10%。提高后,个人缴费比例不变,企业则变为13%。相信省里会考虑到深圳的实际情况,不会降低现有退休人员的待遇。
晶报:深圳社保基金结余较大,市民十分关心这笔钱保值增值。
王敏:这是个难题。由于深圳年轻人较多,支出少,据最新统计,全市只有16万余人的退休人员,所以基金负担轻。社保基金之前只能用于储蓄和购买国债,深圳70%以上的社保基金存3年以上定期,其中,30%以上存的是5年、8年的定期。我们很想给深圳社保基金提供独立运营的渠道,前段时间国家也出台了措施,试点广东千亿养老金投资股市。深圳会积极参与广东千亿养老金的入市,因为投资的收益肯定高过3年存款定期收益。
全市新增劳动力、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90%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全市95%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全市发展创业孵化基地和示范基地100个,促进6000人创业,带动30000人实现就业。同时,力争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人才方面,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3万人,年度增长5.69%;增建博士后设站单位80家;引进50个海外高层次专业人才团队和1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深创新创业。新增技能人才60万人,年度增长5%,新增高技能人才3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3.71%。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