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远
当老龄化与城市化中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结合,老龄化也意味着新的产业发展机遇,个税递延政策能促进养老保险产业市场的发展
中国要积极发展各种商业性、补充性养老保险产品,更应重视将更大的努力和更基本的关怀关注于基层基础性的社会养老保险
当前,我国面临着两个重要的人口趋势,一是人口快速城市化,二是人口快速老龄化。不能简单地认为,老龄化就必然等同于经济发展能力的削弱和衰退。当老龄化和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结合起来,老龄化也意味着产生出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目前,上海户籍人口中的老年人口数量为350万,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500万左右。同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居民经济收入不断增长,数据显示,上海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1.17万元,到2010年已增加到3.18万元。经济收入的提高,带来城市人口为老年生活进行储蓄和投资的意愿更加强烈,城市居民对养老金融产品的支付能力得到提高。这些都支持老年保险市场、老年金融产业具有巨大的成长性。
相对于老龄化过程中对老年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水平、养老资本的融资运作水平,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程度的差距。应对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不仅首先要完善基础性的社会保险体系,还要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大力发展各种多样性和具有竞争性的养老保险市场,通过繁荣和发展的老年金融产业来为老龄化社会服务。或许有人担心,过度的金融创新意味着金融风险的累积和扩大,但实际上,中国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还是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不足,或者更深层地讲,是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足,发展更丰富的养老保险产品和金融工具是有必要的。
正在探索中的个税递延的税收政策,通过允许将部分企业年金产品和养老保险产品的个人缴费税前列支,并在个人领取养老保险时补交个人收入税,能够极大增强对城市居民购买养老保险的激励,积极推动企业年金、老年金融产品和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这样的减税政策,也能够定向增加城市居民购买养老保险的需求,并激励保险基金发展更加具有竞争性的产品设计和投资组合,来满足居民的老年保险产品消费和金融投资需求。因此,个税递延型的养老保险,不仅能够通过税优手段引导社会公众更好地应对老龄化,满足不同老年群体对于养老的需求,也能够促进城市化过程中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实现城市化和老龄化过程中满足养老需求和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双赢。
当然,相对于收入较高、基本社会保障水平较好的社会阶层,收入较低的社会群体更加关心的问题,是健全和完善基础性的养老保障体系。毕竟对于这些群体,如果基本的城镇养老保险还没有普遍建立,讨论购买个税递延的养老保险产品还显得更多是奢望。在中国不断城市化和不断老龄化的道路上,要积极发展各种商业性的、补充性的养老保险产品,更应重视将更大的努力和更基本的关怀关注于基层基础性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重视为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群体、为广大农村人口提供更加普惠和更高标准的养老保障。通过基层基础性养老保险和各种补充性的养老保险的“双支柱”,支持实现一个更加公平和繁荣的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