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养老保险 > 正文
 
专家:养老公平先解决双轨制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近日,养老金问题成为热门话题。虽然人社部已明确表示目前只是在对“延迟退休年龄”展开研究以为国家提出相关建议,并不会对现行政策立即更改,而争论却并未因此停止。6月24日,研究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多年的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陈颐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要平息争论,首先要对目前公众关心的养老公平问题有明确回应,不改革养老保险“双轨制”,难提“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之前须先解决“双轨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众反对延迟退休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备受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

  养老金是社会对劳动者的“反哺”,其首要规则理应是公平公正。然而我国目前实施的是两套并行的养老金体系:一套,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个人无须缴纳社保,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另一套,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单位和职工本人按照一定的工资比例来缴纳。同样是退休,却因为企业与事业的“身份”差异,退休工资可能会相差三四倍乃至更多。

  正是在这样的“双轨”之下,出现了网友所说“两个高工不如一个机关勤杂工”的现象,直接导致相关群体产生深刻的被剥夺感、被抛弃感。

  其实在国外,公务员的养老金高于普通职工也不新鲜。例如,美国的平均养老金替代率为51%,公务员在70%-80%。但是,公务员不是“吃白食”,其在职时是同样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的。

  陈颐认为,目前的“双轨制”确实是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认真解决的问题。他认为,双轨制其实并非难以解决,因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是从财政列支的,“只要把财政的这笔支出转换成单位和个人的交费,就能够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建立起‘个人账户’,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制度并轨”。为了既维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水平稳定,又解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之间的养老金差距过大问题,可以在5至10年内用逐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不加或少加的办法,使两者的养老金差距逐步缩小到合理水平。当然,还可以探索更加合理可行的办法。“总之,政府应当表明正视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的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以安定人心。”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