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人认为“延迟退休是为了补养老金缺口”的说法,社会保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延迟退休年龄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养老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如果理解为是为了弥补养老金缺口,恐怕是本末倒置的。养老金面临的,主要是保值增值压力而非支付压力。
陈颐更是表示,“延迟退休”不仅不会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反而会加大支付压力。因为,我国养老金支付标准遵循了“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激励原则。你退休迟、交费多,每月养老金也拿得多,如果你的寿命超过社会平均寿命,个人账户拿完了,国家还要继续为你按原标准发养老金,你就拿得更多,根本不可能产生一年“多收少支200亿元”的效应。至于网上流传“18.3万亿的缺口”,人社部已经出面声明至少一二十年内不会出现缺口。
针对一些参保人员认为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由年轻人缴费供养退休人员,参保人个人账户“空账”运转,将影响今后养老的担忧,陈颐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他说,缴费职工的个人账户记录着个人交费,并按年计息,得到国家的承认和保护。这其实与在银行存钱一样,不必害怕银行把存款拿去放贷,账户变成“空账”。只要银行承认存折上的余额,到期还本付息就行。“只要社会稳定,经济增长,我们的养老就有保障。要避免以消除‘空账’为由,伤筋动骨瞎折腾,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制度推倒重来,造成全社会不必要的恐慌。”(来源:新华报业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