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过CPI,却跑不过数万亿元养老金缺口。这是当前戴相龙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称社保理事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近日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和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分别带领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表示,至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高达16。48万亿元。
虽然对于测评数据各方仍存在争议,但是16。48万亿元的天文数字足以再次引爆养老金缺口的话题。
其实,在12年前国务院已经意识到养老金收支不足问题,并于2000年8月份成立社保理事会。这个后被第三任理事长戴相龙称为“英明决策”下成立的社保理事会,未来可能会是政府手中填补养老金缺口最重要的底牌之一。
社保理事会成立不到12年时间里,管理的资产总额0元到8688。20亿元,取得累计投资收益额2845。93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40%,比通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
然而与数万亿养老金缺口相比,当前社保理事会管理的资金规模仍然不能算是足够大。为此除了希望增加财政拨款、国有股份划拨外,戴相龙还把眼光转向各地方政府管理的养老金。
2011年年底戴相龙透露,10多年来地方管理的养老金年均投资收益率不到2%,跑输通货膨胀率。
按照社保理事会比地方养老金投资收益率高出6%计算,意味着如果各地方养老金投资运营模式不改变,每年少增值金额将超过1100亿元。这无疑是笔变相“蒸发”的巨额财富。
填缺口养兵千日
当各方人士在争论16。48万亿元养老金缺口测算是否合理、该不该延迟退休等问题时,社保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带着理事会180人的团队,正在按照原计划工作着,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填补巨大的养老金缺口。
2000年,国务院已经着手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需求,为此作出决策成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