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办机构:一个团结的战斗队
进入昆山市医保中心,让人深感一个“忙”字,30个人不仅要管70多万人的医保日常工作,而且还及时研究医保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更可喜的是,中心主任徐家岳在繁忙的工作中,还写了一本近15万字的《基本医疗保险简论》。
1997年初,昆山市医保中心组建挂牌时干部职工15人,随后加到30人,他们始终把参保人员的利益放在首位,连续5年被评为苏州市劳动保障系统先进集体、“昆山市文明窗口”、“江苏省医保文明服务窗口”和江苏省医保“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所以,称他们为“一个团结的战斗队”,一点不虚。
昆山市医保中心主任徐家岳坦言:医保需要团队精神,更需要规范的制度,昆山摸索出了一套较好的办法,那就是“蓄水池管理法”。就是把一整套的规章制度,贯穿到每个工作环节:全员职工岗位责任制度是中心,确保每个工作点都有“守门员”;管理制度和基金管理是“水资源”不间断的保障,结算管理制度和稽核监督制度是“有的放水”的控制阀,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是水位平衡器,随时预警。为确保“水不旁流”,实时信息管理制度则是中枢,对整个医保运营机制起调控作用。另外,他们还有转外住院管理制度、现金结报管理制度、凭证流转管理制度、居外人员异地管理制度、门诊特殊病种管理制度、公务员医疗补助申报制度、定点申报管理制度、定点单位联系会议制度等。所有制度建设围绕两个目标:一是规范运作,二是效率效能。
服务理念注重换位思考是昆山医保的另一个工作特点。在昆山市已经没有了本地人外地人之分,没有了农民工城镇工之别,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全员参保,这就必须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为此,医保中心建立了首问负责制,工作一贯到底;承诺服务制,在承诺的时间内说到做到。为特殊病人药品定点配供服务制度是昆山的一个服务特色,他们将肾移植病人、腹透病人的特殊用药以协议的形式集中委托一家定点单位服务,采取生产厂家直供的办法,定期向这些病人配供药品,送货上门,省去了这些病人为药奔忙的辛劳,解决了这些病人每次配药都要筹借资金的难处。同时,又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3年,昆山医保中心通过采取药品直供服务的方法,为这些病人减少负担近百万元,医保基金也同步得到了节省。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参保人员的认同,医保中心成了参保病人的“贴心人”。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