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医疗保险 > 正文
 
北京18区县45万公务员今年全部结束公费医疗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年底前,18个区县45万公务员将结束公费医疗,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届时,将通过区县设置的公务员医疗补助,来保障其原有待遇水平不降低。他们将和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员一样,可以选择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同时领取社保卡,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从专家学者到社区居民,从综合大医院到社区卫生站,从区县政府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记不清多少次的调研,光会议纪要就记录了几十万字。百姓建言专家献策,很快梳理出北京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特殊性问题——一是优质资源供求矛盾,二是需求非常复杂,三是百姓负担重仍存在,四是基层能力待加强。

  这,也就明确了新一轮北京医改的方向。

  “1+N+K”:一项复杂的创新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古怪的组合:“1+N+K”,“1”指《医改实施方案》,“N”是若干专项方案,“K”是众多试点方案。从这个组合上不难看出,医改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初诊,挂号,等待叫号……排上大半天的队,可能面对医生的时间还不到10分钟。即便这样,市民宁可到大医院排长队,也不愿意进出门就到的社区卫生站看病。市民唐女士说,“瞧病不是小事,大医院设备好,医术精,无论如何不放心在社区卫生站看啊。”

  这恰恰说明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据了解,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80%的优秀医生又集中在大医院。

  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医术精湛的医生愿意到社区服务,同时改变人们的就医习惯,显然并非有关部门一声号令那么简单。

  “北京医改并不是一个文件能解决的。文件是一个概念,后面需要一系列的研究方案和实施方案作为支撑。就好比是先有一款概念车,还需要后续技术的配合和支持一样。”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崔小波这样比喻。

  崔小波是北京市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他和多位专家提出改变目前单一的按项目收费方式,力主引导大医院将门诊逐渐下放到社区。“按项目收费,医院就会多开检查处方,这样就多一份收入,结果造成患者看病无数次往返检查。”

  “引入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总额付费等方式,可以让医院集中精力接收医治住院患者,将门诊下放到社区医院。”崔小波表示,收费方式如同指挥棒,可指挥医生和患者的行为。这项建议,也最终体现在新医改实施方案中。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