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1月起,北京市级22万公费医疗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事实上,据《人民日报》报道,全国此时大约80%地区已完成公费医疗改革。
北京市某区社保局有关人士透露,北京市早就想启动公费医疗改革,但之所以迟迟未动,主要的顾虑就在于中央机关,“北京一动,中央级改革势必要受关注。但中央的问题太敏感,北京也不敢轻举妄动。”
北京市属公务员全部纳入医保体系的消息,一度被舆论理解为中央政府下决心将改革彻底收官的信号。但据财新记者了解,目前只是北京方面做好制度上的准备,但中央公务员纳入医保事宜,因涉及复杂的利益考量,短期内不会启动。财新记者获悉,北京之所以下决心先于中央公务员启动改革,与公费医疗费用负担逐年上升、财政不堪重负有关。
公费医疗不堪重负
早在2001年,北京即颁布市政府68号令,宣布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转轨的思路概括起来很简单,即把以往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单位转入医保体系,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费,生病后可按给付标准由医保基金予以报销。
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制度的并轨那时便正式提出。当时的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王德修公开宣布,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中,企业可以大额互助,还可以建立企业补充保险;公务员则享受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
其后,针对企业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当年便初具规模,而机关事业单位并轨迟迟没有付诸行动。社保部门对体制内公费医疗屡屡发文,采取各种办法控制费用增长,但收效甚微。
北京市通州区公费医疗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虽然设定了报销额度和比例,但实际花费主要视各个区财力所定。通州也没有封顶,预算每年增加5%10%。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病人在看病后,拿单子交给单位,单位再到公费医疗办公室报销,超支财政也会兜底,不会不给报。“我们没办法控制病人,只能控制医院,让医院开药的时候注意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