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占比”快速提高。领取社会保障金的老年人数不断增加,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比例下降,这将影响未来劳动力人口的抚养比,如何保持社保基金缴纳与支出的动态平衡是个巨大的挑战。杜鹏说:“尤其是,这种收支平衡还要在历史欠账规模庞大、个人账户空账尚未做实的背景下得以实现,这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
社保堤坝尚存短板
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开始实施,预计到今年底能够实现养老保障制度的全覆盖。“这在过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未曾有过,也是我国第一次将全体老年人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之中。”杜鹏评价说,“这是一个质的进步,但现实中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从整体制度框架上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较为健全。但在现实操作中,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王延中说,比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还处于试点阶段,只有15个省区市实现了制度全覆盖;新农保也未实现普及,因此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老年人没有享受社会养老保险。
另一个突出群体是农民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农民工数量达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6亿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4140万,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641万,参保率不足1/5。“制度上完成‘全覆盖’后,下一步就要真正实现参保人群的‘全覆盖’”,王延中说。
“差距大”是我国社保制度建设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这种“差距”,既体现在城乡之间,也存在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广覆盖,低水平’的原则下,每月只能够拿到55元养老金的农村老人,能否靠此支撑日常养老开支是个很大的问题。”杜鹏指出,养老保险“双轨制”带来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间的待遇水平差距,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同时也是未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
流动人口带来的养老冲击同样巨大。“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21亿,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6.5%。越来越多的人“在此地工作、在彼地养老”,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同,养老金发放地担心利益受损,养老金的跨省转移接续在现实中困难重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随儿女到外地养老,但由于统筹层次较低,医保异地报销难问题日益凸显。
来自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仅为78万人次,办理跨统筹地区转续医保关系仅为44万人次。专家表示,当前各地区、部门之间利益隔墙仍然存在,全国流动人口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和医疗保险的异地报销,将会在未来不断冲击“社保堤坝”。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