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夫6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还表示,今年初以来镇江市推行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大医院也开始实行药品零差率,康复医院年药品收入3个亿,零加成意味着3900多万的药品减收,财政根本无法补偿。
而人社系统认为,这恰恰构成了大医院的创收冲动。长期关注医疗界的镇江市府某领导向记者透露,调研发现有公立医院甚至给医务人员下达了“创收”任务。
被点名医院的院长对记者坚决否认此事。他解释说,镇江医保实行的是总额预算、节余自留、超支分担,而超支部分在医保年终结算时往往难以补足,导致医院做得越多亏损越大。
不过,前述人社局给市领导提交的报告已指出,大医院的住院自费比率显著偏高,而这部分费用恰恰是医保无法约束的。
探索医保账户改革
镇江市人社局医保处人士介绍,当地城镇职工医保的缴费基数是江苏省在职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这个水准对镇江来说并不低。而有些下岗或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甚至还不够缴费下限,再提高筹资就会影响参保率。
同时他也不讳言,镇江的医保管理有待改进。作为全国医保改革试点城市,镇江曾有不少创新做法,但这些年来没有大的改进。公立医院在熟悉了原有的医保管理方式之后,甚至开始钻政策空子,比如为了应付均次费用检查,会多找几张医保卡来刷卡等,这样数据会显得很“好看”,从而在医保结算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支付。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