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总能见到这样的农民工群体———他们远离家乡,如候鸟般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迁徙;他们渴望平等,渴望遇到风险时也能获得保障。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深远意义何在?农民工参加社保的现状如何?他们对于社保的需求是什么?
城镇化的助推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城镇化被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及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均提出,中国将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其中,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意味着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陆续落户城镇,而在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中,农民工占了很大一部分。在农民工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诸多问题,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而在扩大内需的时代背景下,只有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充分促进农民工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才能加速城镇化的进程,进而极大地激发内需,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欧阳力胜博士2012年做过一项调查,他发现,农民工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程度,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农民工自身付出成本,而且需要政府在公共服务上进行财政投入。
国家行政学院冯俏彬教授指出,2012年,全国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若将这1.6亿名外出农民工一次性转化成市民,则新增财政支出最低达1.8万亿元以上。其中,财政支出第二多的,就是新增加养老保险补助938.13亿元。
在各级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城市只想留住农民工的人口红利,却不想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2012年8月,有媒体报道,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和农民工市民化几乎遭到90%以上的市长反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