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瞄准控费 按项目付费逐步减少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2016年,中国政府成为继巴西后“国际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的第二个获奖者,其中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是重要的获奖原因。然而,基本医保覆盖率的提高,也意味着医保基金运行压力和风险的持续提高。
同时,要建立健全“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医疗机构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具体来说,医疗机构实际发生费用低于约定支付标准的,结余部分由医疗机构留用;实际费用超过约定支付标准的,超出部分由医疗机构承担,对于合理超支部分,可在协商谈判基础上,由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基金分担。
而从全国首批4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的经验来看,“总额包干”已经成为一个主流模式。
示范县江苏启东卫计委副主任陈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启东已于2017年初正式启动支付改革,改革路径与《意见》的要求相符。
据陈平介绍,改革后,启东医保从统筹基金中扣除20%的风险资金,剩余80%全部付给医院,用于居民的住院治疗。治疗费用若超出医保支付总额,将由医院自行承担,若有结余,医院可将资金自留。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基金在不同医院间按照医院服务区域人口数量的多寡按比例分配。
陈平告诉记者,启东之所以将统筹基金全部用于住院治疗,是因为门诊部分是由居民通过个人账户支付。
另一示范县福建三明尤溪医改办主任吴用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尤溪已于2016年7月实施了“包干”。同启东类似,医保留存20%的风险资金后,其余80%按月全部付给医院。
尤溪不同于启东的地方在于,付给医院的资金同时囊括了住院和门诊费用。吴用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这是因为尤溪已取消了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账户,将过去与个人账户相关的120元直接用于个人自付的二次报销。
据记者了解,示范县安徽天长也采取了“总额包干”的做法。
这种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由于能够自留结余,医院从过去的乐于花钱转为乐于省钱,直接表现为平均住院天数的减少,成本更低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数量提高,医保基金的运行风险由此得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