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期来看,预定利率放开可能会使传统险保费增长较慢,一些小型险企的经营压力加大;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竞争加剧,保费降低有助于提升传统人身险产品的吸引力,激发对保障型产品的需求,也有助于提高保险业整体的竞争力。此外,本次费率政策改革“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基本思路也减少了偿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即前端的产品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后端的准备金评估利率则由监管部门根据“一篮子资产”的收益率和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综合确定,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不得高于保单预定利率和3.5%的小者,通过后端影响和调控前端合理定价。
保监会对传统寿险产品的准备金评估利率设定了3.5%的限制,还有偿付能力充足率150%的要求,这都是监管层从偿付能力方面限定了预定利率的定价范围,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保险公司在预定利率放开后乱打“价格战”的行为。
在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和预定利率放开的情况下,对保险机构的投资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未来,保险公司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研发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预定利率的放开有助于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摆脱目前产品单一化和同质化的现状;同时,保险投资新政的放开,也扩大了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在传统债券投资的基础上,信托等高收益的投资产品也吸引了险资的注意力。据保监会统计,今年前6个月,保险资金的运用,银行存款占比32.14%;债券占比44.42%;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10.06%,其他投资比例已经连续2个月上升,占比从前4个月的11.25%升至前6个月的13.38%。如何在资产配置中适当增加高收益产品的比重,而又要使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是保险公司应该关注的一个重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