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选项目类型。有了担保质押托底,保险资金不担心地方基建项目会赖账,但是会担心流动性风险,待投的项目有没有还本付息的偿债能力,经营性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如何,是下一步的考察重点。什么样的项目能符合要求?收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干线等交通项目,以及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拥有可预测的现金流,相对容易得到险资的青睐。
财富再分配:谁获益,谁受损?
险资投基建的热潮,其背后有政策推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保监会动作不断,“资金运用新政”大幅度放开了险资的投资渠道;今年2月,保险资金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操作流程简化,效率提高,险资投基建的速度和规模很快便出现迅速增长;再到最近,8月28日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支持保险公司以股权、基金、债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为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保障型安居工程等民生建设和重点工程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保监会的立场很明显,就是引导保险资金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与当前金融改革的大方向一脉相承。
金融市场的结构调整,将对应相关群体的利益再分割,以及实体经济层面的财富再分配。从行业的角度,保险资金投资于地方基建建设,成为银行信贷资金的补充,对银行和保险来说是双赢。其实在银行眼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不再是香饽饽,央行的货币政策坚持适度从紧,资金成本居高不下,银行不得不追求更高性价比的业务,像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期限较长的贷款,在金融市场调结构、流动性管理至上的环境下,显然不是银行的首选。所以这个时候能有保险资金接过担子,介入地方基建,着实让银行松了一口气。而保险也不吃亏,不苛求投资的高回报,坚守稳健谨慎的筛选标准,走少而精的投资路线,先在基建投资项目的避风港度过股市惨淡岁月,待股市回暖,债券市场逐步完善,再效仿国际险资的资管经验,重点配置债市和股市,也算得上是如意算盘。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皆大欢喜。新型城镇化方向已定,稳增长也倒逼出不少新的投资建设规划。巨大的融资需求,有限的银行信贷资金和保险资金,步步紧逼的地方债务审计……各方变量的综合作用,最终可能导致不同城市在这一波基建投资的上升周期里走向两极分化,受融资压力冲击严重的,将是那些被银行冷落、又达不到险资等其他投资方要求的基建项目,而这类项目,在小城市的分布远多于大城市。
金融资本在空间布局上的倾向性,或许正预示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未来。金融改革启动之初,放开的领域相对有限,金融抑制的反弹效应不至于太过激烈,资金价格在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爆发式的上涨,这是地方政府尝试市场化融资难得的时间窗口。但这一时期不会很长,贷款利率下限取消,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坚定推进。谁能抓住这个时间差,谁就可以汲取资本的红利,这可以形象地看作是利用其他地区提供的低息贷款,把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上去。显然,多角度竞争的结果,像武汉这样区域性核心城市脱颖而出的胜算更大。(文章来源:长江商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