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后,很快,8月13日,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就是保险业新“国十条”,其对保险业的定位之一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一定要有相应的税优等政策环境,否则保险行业很难做到国十条定位的高度。”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商业保险要发展到新“国十条”定位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的高度,税收政策的支持必不可少。
那么问题来了,税收政策对于保险业还有哪些优惠空间?业内对税收支持政策还有哪些期待?期待的税优政策可能撬动多大的保险市场?听听业界的声音吧。
寿险、健康险对税收优惠都还有期待
“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
国务院8月13日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给保险行业定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一个定位,即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不过,保险业人士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首先政策支持必不可少。
商业保险可以作为居民基本医保、养老的补充,但从国内目前的情况看,期望民众主动购买保险不太现实,业内一直期望借鉴国际经验,通过税收政策杠杆撬动这一市场需求,但政策力量还明显不足。
“目前针对个人购买商业保险能给税收优惠的,只有企业(及职业)年金,但还不是免税,只是在4%工资总额以内可以延税,到退休领取时还是要缴税的。”国寿养老险公司一位高管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为了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居民健康、养老需求的巨大作用,保险业内希望健康险和寿险这两大主要的人身险业务能够逐步得到包括延税、免税等税收优惠,涉及的对象不仅是保险公司,还包括企业和个人。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