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衣骑士到野蛮人 险资为何年末大扫货?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险企投资上市公司20%股权或拥有参与决策的权力后,这部分投资收益将只受到被投资上市公司净资产、净利润变动的影响,二级市场估值的波动将不会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和净利润等指标。这也是险资频频举牌的原因。
根据民生证券上述报告,保险公司对股息率有偏好。保险公司举牌的34家上市公司中,多数均派息。其中,14家公司股息率在1%以上,8家公司(占24%)股息率在2%以上。
管住万能险之后
当下,不少险企自诩为巴菲特的信徒,意图通过模仿巴菲特“保险+投资”双轮驱动模式缔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在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中,保险板块是重要的一部分,巴菲特投资的股权和并购业务资金绝大多数都来源于旗下保险业务的浮存金。
简单理解,浮存金是指保户向保险公司交纳的保费。由于保险业务“先收费后理赔”的经营模式,导致收入和支出费用之间出现时间差,同时实际收入和实际赔付产生了盈余,由此便产生了大量沉积于险企账户的盈余,形成浮存金。
多数人认为保险平台是巴菲特成功的关键,故近年来保险牌照申请量激增,不少企业想模仿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一模式,将保险公司作为投资经营的钱袋。
然而,巴菲特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成熟的商业模式和优秀的投资眼光上,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成功也并非仅仅是模式上的成功,更多在于其独特的经营手法。
譬如巴菲特对承保的成本十分看重,如果负债端无法覆盖,巴菲特宁愿放弃这部分保费收入。相比国内,不少公司为迅速做大规模,大量销售中短期产品(如万能险、
分红险),其投资的资产本身流动性较差,容易导致“短债长配”导致的流动性错配风险。
同时,巴菲特作为价值投资的倡导者,善于捕捉被严重低估的资产,买入后长期看好很少减持,并且在购入股权更多追求的是财务投资而非实现控股和收购。
然而在国内,部分险企举牌上市公司存在为单一控股股东利益所驱动、高昂成本买入的现象,明显有违巴菲特模式的初衷。
“有的公司还好,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一般都是长期的,而且选择股票的质地还不错,有业绩、估值低,投资相对审慎。但有一些公司完全是拿散户游资的手法来做保险,就是在炒作。”吴明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