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保监会备案后的一个星期,保监会又发文要求
太保集团除了加强公租房债权计划后续管理和风险控制,持续评估偿债主体资信状况和担保人担保效力,还要按照监管规定,定期向保监会报告投资计划运作和风险管理情况。
由于《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参照保险资金以往投资不动产或基建项目的相关规定,单一保险机构最高出资比例不能超过产品募资额的50%.消息称,太保集团不能单独出资投资旗下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上述保障房项目,必须寻找两家或两家以上保险公司共同投资。太保集团的出资上限为产品募资额的60%,即24亿元。
因此,规模40亿元的“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赁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早已悄然启动对外募资。知情人士称,该债权项目还在筹备期间时,长江养老就开始在跟太保沟通,向他们申请投资额度,另外,也在向企业年金客户征求意见,给予他们一定比例的投资计划。
“我们也是跟太保进行了多次沟通,也跟保监会表达了这方面的意愿,最终将额度定在了4亿~6亿元之间”。长江养老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初步计划参与的资金都是长江养老现在管理的企业年金,只需要客户同意就可以进行划拨,按目前公布的预期收益来看,剔除管理费用,企业年金每年最低能保证5%的净收益。上海目前采用的债权计划模式有保底收益,流动性好,适合企业年金尝试。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国军表示,企业年金投资主要看重收益,公租房投资周期长,又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战略,故成为企业年金青睐的投资对象。
不过王国军也强调,对于公租房投资收益的预期还很难估算,如果等到员工几十年后用这笔钱的时候,发现投资收益很低,则相当于资产在贬值。如果政府有收益担保,并且保证这个收益真的能够实现,应该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投资渠道。
风险仍在
与企业年金、保险资金争相进入公租房投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租房面向市场后,却遭遇需求冷淡。这也让投资能否获得预期收益变得疑窦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