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德安联、金盛等公司,创新的步伐似乎走得更远一些。中德安联的“MT”(管理培训生)项目,大胆选用保险业之外的新人进入管理培训生系统,在系统中通过长达3年的培训、轮岗、跟踪、沟通、交流、辅导,向营销管理岗位和专业岗位(如保险精算)输送紧缺人才。
中德安联首席人力资源官巩滨表示,“对于管理培训生,我们是先放在后方职能部门,等他们对职能部门了解之后,再根据他自己的选择放到前沿去。”
而陈晓不久前也接到了好几家中资保险公司银保部门抛来的橄榄枝。“做银保不仅有底薪,还有五金,除了正常的住房公积金,还给你交补充住房公积金。做代理人哪有这些?”一位银保渠道经理表示。
陈晓团队中有1/3的人,陆续在去年底和今年初跳槽去了银保部门。正当陈晓准备去银保渠道的时候,却遭遇银保“新政”,这让陈晓颇感失落。
陈晓向记者透露了他的一些想法,“公司人力资源部新来了一个经理,是公司新来的总经理从新加坡带过来的,负责新进人员的招聘。他坐在办公室里,就是面试一下,每个月也就招三四个进来,但他的月薪有1万多块,还有四金,以及其他的一些补贴。”
“再造”个人代理渠道任务艰巨
在整整坚持了2年之后,年轻的保险营销员刘晓哭了。
11月13日,刘晓已经决定离职。面对记者回忆他2年来的保险从业生涯时,刘晓眼角流下了泪水。
记者了解到,刘晓工作的这家保险公司刚刚被某国有大行收购了。“这个利好只是针对银保的,对我们个人营销渠道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刘晓这样解释他离开的原因。
“像我们这样的草根,在保险行业是很难做上去的,公司的管理层,都是跟老板有关系的,没关系的就只能在下面卖保险,还有什么奔头?”
销售粗放的“大数法则”慢慢丧失效用,迫使监管层开始思考营销员体制的出路。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