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看重风险保障,还是更看重保单增值?在信息尚不对称的营销环境下,在两者兼俱的求全心态下,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并不清楚自身真实的消费动机。尤其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险尚未到来,任何一方的失衡,都不如其中的增值性下降来得让人纠结。
“分红险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理财工具,保障性是它的最大属性,只不过附属了分享经营收益的功能而已。”业内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被习惯归类于理财产品的分红险和万能险,仅仅只是产品形态的不同,在“分红”抑或“万能”的外衣下,重在对各类风险的保障和补偿,诸如生、老、病、死、残等,保障性是分红险的第一属性。
“分红型”回归理性
2000年4月,中国人寿在国内市场率先推出个人分红险产品,能够同时满足客户对风险保障和追求更多收益的消费需求,成为一张新兴的、受市场追捧的面孔。
“分红险的大发展,并不是偶然。”业内相关人士对记者称,分红险最大的特征是除了提供风险保障和合同约定的保证收益外,客户还可以分享保险公司运营管理分红险业务产生的部分盈余,这一盈余即是保单红利。
然而,正如保险合同及保单确认书中明确的那样,该盈余为动态的、不确定的数字。按照监管规定,所有销售分红险的寿险公司必须要求营销员在向客户销售时给予郑重提示,否则将严惩不怠,重者还将列入黑名单,取消营销资格。此外,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合同和保单确认书均要求明显位置给予标注,最终要求消费者本人签字确认。
“对分红险来说,保险保障是基础,分红是附加功能,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能淡化,只能强化,让全社会对此拥有清醒、理性的认识。”业内相关人士称,分红险之所以成为寿险行业的主力军,得益于其满足了客户获得保险保障和保证收益之外追求更大回报的心理需求,但是,不能让非主流的附加功能占据主流,掩盖保险保障功能和保证收益部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