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深度评论 > 正文
怎么看保险资金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随着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怎么看待保险资金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怎么看保险资金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听听来自市场人士的深度分析。作者吴明远,现任上海枫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及投资总监。

  一、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是大势所趋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机构投资者在资金实力、流动性偏好以及法律体制等因素得到改善后,也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步抛弃在市场上的“用脚投票”,在投资上逐渐采取积极的行动,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掀起的这股“股东积极主义”热潮,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上市公司治理的模式,从而更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最近的一些年里,贝莱德、美国大型养老基金等著名机构投资者对股东话语权的要求也极大提高,“代理参与权”由过去的非主流选择逐渐成为美国大企业的普遍选择,比如在标普500指数成分公司中,就有微软、可口可乐等超过50家企业实行了代理参与权制度;苹果公司也于2015年底修改了董事会章程,给予连续三年持有苹果股份超过3%的投资者提名董事人选的资格。“代理参与权”制度的实施,使得股东能够对公司董事会成员做出调整,对公司的发展战略与策略施加相应影响力,进而对机构投资人在投资中的利益赢得了更好的保障。
 
  二、基金率先尝试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问题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很大程度上也由于机构投资者占比过小,没有有效地参与公司治理,对控股股东没有形成有效的制衡。因此,学习国际经验,积极推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及建设健康的市场。
 
  在这方面,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率先采取了行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诞生以来,尽管规模不断发展,但总的来说基金占上市公司股份比例仍然较低,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也长期难以作为,但基金公司代表广大基金持有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仍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近些年来,基金公司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方面做了积极尝试和实践,比如出现了大成基金提议罢免重庆啤酒董事长,华夏、鹏华等多家基金公司联合提案要求给大商股份管理层更多激励,兴业全球等多家基金公司集体反对双汇发展(21.150,0.27,1.29%)放弃优先受让权,耶鲁大学基金会联合鹏华基金向格力电器派驻董事等案例。而从政策层面看,中国证监会方面也积极推动相关政策落地,例如《关于基金公司深入开展“积极回报投资者”专项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基金公司要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重大决策中的作用,完善基金代理投票制度。
 
  我们看到,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中,养老基金所占比例最高,聚集资金具有长期性的特征,外部法规制度也积极支持,成为了积极介入公司治理的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则中度介入,所占规模位居其次;共同基金、信托和证券公司属于微弱度介入,所占规模比较小。而我国机构投资者结构是,证券投资基金等长期以来占有绝对地位、占有较大比例,但它在参与公司治理方面属于微弱介入;而属于强度和中度介入机构投资者的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在我国实力则略显微薄,在证券市场投资中要占更大比例还有一个进步的过程,这种情况不是很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因此,在证券投资基金的初步实践之后,大力发展保险资金、养老基金对提高我国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广泛和深度参与是值得鼓励与推动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