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投保指南 > 正文
香港保险缘何走俏:价格低收益高可避税避债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价格低、收益高、可避税避债……香港保险产品的优势比较明显。但是也许这些产品并不适合你,因为潜在风险较大,请仔细思量!
 
  Caroline进一步分析说:“这款产品的投资方式和很多内地的储蓄方式不同,采用的分红方式是英式分红,英式分红就是保险公司每年都会有分红给到客户,而这些分红在第二年会和客户的本金一起继续用于投资。这也是为什么这类型的产品时间越长,回报率越高,就相当于一个雪球效应,到后期雪球滚得越大,回报就更高。”
 
  Iris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证实:“我手上有不少客户都是基于美元投资的考虑,购买了上述长期储蓄类产品。一些高净值客户往往会一次缴费5万-10万美元。不过,这一情况在今年2月4日之后发生了改变。”
 
  根据Iris的介绍,2016年2月4日,多家香港保险公司收到监管文件,要求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保险,每人每年不能高于5万美元。
 
  对此,Caroline告诉记者:“这是银联的要求,境外投保单次刷卡不得超5000美元。近期人民币浮动较大,预期下跌可能性较大,境内资金出逃太多。加上来香港购买金融产品的内地居民越来越多,除了保险还包括基金和债券投资,这些产品大多是美元计算,国家为了限制资金流出,就对刷卡金额做了限制。”
 
  “目前,市场对美元的升值预期比较明确,从分散风险的角度考虑,可以通过购买这一类美元保单进行长期投资。”庹国柱坦言,“无论从投资收益、多元化理财,都不失为一项不错的选择。但是,没有必要过分担忧人民币贬值。”

  避税避债功能凸显
 
  香港保险产品作为成熟的国际化产品,另一个吸引客户,尤其是高净值客户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其健全的保障和较高的分红,而是作为一种稳妥的资产转移媒介,其具备法律所承认的避税避债合法性。
 
  Iris给《国际金融报》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家上市公司老板在购买了一份高额保险,受益人是其家属,但在保单存续期间,公司破产,要求其资产抵押,这份保险也被作为抵押标的。类似的事情在香港不可能发生,保单能够发挥一定的避税避债。”
 
  根据香港法律182章《已婚者地位条例》13条《为配偶或子女利益购买保险》,在香港购买人寿保单(含储蓄类寿险)并规定受益人为受保人偶或子女的(须设立一项以受益人为指向的信托),该保单不构成受保人的部分产业或受其债务所规限。换言之,在香港保险产品的避债功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