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时赚足了钱,然后快乐地享受退休生活,或许是不少人心底的真实想法。专门关注中国富豪群体的“胡润研究院”去年年底推出的中国“乐退”报告,仿佛让人看到一种在西方国家时髦过的东西又在中国落地生根。在美国,从克林顿总统时期开始出现的“乐退族”未必指的都是像比尔?盖茨这样提前退休的超级富豪,也包括一些有退休勇气、能安排商业养老、衣食无忧的中产阶层。
20年来,这股风潮曾影响到很多国家,包括韩国很多大企业迄今仍有高管到45岁就“荣誉退休”的传统。但实际上,“乐退潮”正遭遇寒冬,甚至在欧美和日韩等国出现“永不退休”的逆流。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乐退族”的出现一时间引起的关注就显得更加复杂,有人看好这是中国社会多元化的体现,“是一种进步”,也有人说,它脱离了本意,体现的只是少数中国人的奢侈生活。
全球“乐退族”的典范是盖茨
英国人胡润(RupertHoogewerf)从1999年开始推出各种中国富豪和企业家的排行榜,他领导的胡润研究院去年年底又首次发布了有关中国富豪的“乐退”报告。报告称,目前中国有5.5万财富人士具备“乐退”条件,即拥有财富1.1亿元人民币,这些企业家考虑退休的平均年龄是45岁。他们喜欢出国旅游、打高尔夫球、收藏古代字画,平均拥有7块名表、5辆豪华车。他们也更加重视健康、“充电”和投资理财,更加关爱家人、朋友和关心社会公益活动。胡润表示,“中国富豪们现在更懂得品味生活了,而从前总是忙忙碌碌地工作。”
“乐退”有一个更平民化的解释,有人认为它是音译LORTUI而来,是“LOveReTirementyoU&I”的缩写,专指“热爱退休生活的你和我”。起源于美国的“乐退”生活方式并没有太长的历史。美国上世纪90年代在总统克林顿执政时期,由于金融和房地产经济繁荣,许多富豪和中产阶级不再像以往那般终日忙碌到老,他们在觉得自己晚年生活已有充分保障后就主动做出退休安排和计划。
对冲基金大亨莱昂?库珀曼算得上最早一批“乐退”的美国人之一,这位曾列“福布斯”最富有美国人榜第269位的华尔街巨富,其父只是个水暖工,他靠自己的努力获得MBA学位后进入高盛集团,在那里一干就是25年。库珀曼后来有了自己的金融公司,到1991年退休时已拥有35亿美元资产。美国媒体一直热衷于报道波音公司等企业高管的“乐退”生活。
最近两年,被讲述最多的“乐退”典范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2008年6月27日,盖茨正式退休,表示每周只会到微软上班一天,其他时间将放在慈善事业上。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去年9月报道,“乐退”的前提是安排好退休金、还清债务,然后,“还需要足够勇气”,因为一旦“乐退”,就意味着身份由“在职”改为“退休”,再想改回来可并不容易。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