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严格筛选管理人。目前共有61家机构获得了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资格,其中具有投资管理人资格的共有21家,分别是基金、保险和证券公司。以此确保由专业机构管理年金基金,规避非专业人士盲目投资的弊端。
其次,《办法》还对年金基金的投资对象和投资比例做了严格的限定。一方面,年金基金中,用于投资股票等风险性较大的产品不得超过一定的比例。通过存款、国债、票据、股票等多种手段分散投资,防止类似金融危机发生时泥沙俱下的系统性风险;其次,投资于高风险产品的资金也必须分散化投资,投资于一家证券或基金的金额不得超过一定比例,以此防止类似安然事件发生后高风险投资损失殆尽的风险。
正是在上述措施的有效保障下,中国企业年金基金获得了良好的收益。截止2009年9月,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年金基金3年来获得10.5%的年收益,起到了保值增值的效果。
前景展望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资本市场高速发展,各种创新产品、投资工具层出不穷,整个市场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既为企业年金基金提供了多种投资选择,同时也加大了投资决策的难度。在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背景下,任何与世隔绝、一劳永逸的想法都只会贻误战机。随着投资者日趋成熟、理财意识渐渐觉醒,相关管理层可适时修改年金管理制度,在分散风险、稳健管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权益类投资的比例,赋予年金所有者部分投资决策权。以此,让每一个劳动者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投资回报,充分品味劳动果实的芬芳,国泰民安的幸福。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