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经营日本公共养老金公积金的日本年金积立金管理运用独立行政法人宣布,最早将在6月向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股市进行投资。您认为这是否会倒逼中国养老金加速入市?国外养老金的投资办法对于中国是否有借鉴意义?
杨燕绥:先来说为什么日本养老基金选择到中国投资?第一,养老金海外投资方面美国早走在了前面,2007年全球养老基金达到高峰,即31.9万亿美元,其中约有17万亿美元属于美国;2010年底全球养老基金回落至31.1万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养老基金达到18.89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63%,约为美国GDP的120%,为美国家庭资产的40%以上。近20年来,美国养老基金与中国GDP同时增长,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美国人民也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养老基金增值了。第二,日本是老龄化相当严重的国家之一,保值增值压力很大,而以前日本养老金海外投资很少,现在必须向外走。第三,任何海外投资都有政治风险,日本养老基金选择到中国投资,说明在风险和收益权衡下,日本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整有信心,相信中国经济可以平稳较快发展,其养老基金能够获得稳定收益。
在美国,老年工人们拥有消费、纳税、投资和就业四项能力,正在形成老龄人口红利。而中国,由于政府控制着微薄的养老基金,包括财政专户保管的职工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约1.4万亿元,没有进入资本市场。劳动者没有决策权,产权保护也不明确。在急速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下,缺乏规划,至今尚未见到老龄人口红利的迹象。海外资本进入给我国的挑战就是,如何也让中国居民的养老金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中国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以保障民生为根本出发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可以说对中国养老金入市形成倒逼之势。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