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一方面提前布局对退保风险的防范,另一方面则从问题根本上化解退保风险。5月初,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合理购买
人身保险产品的公告》提示保险消费者:“尽管部分寿险产品偏重投资功能,但本质上属于保险产品,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不宜将其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金融产品进行片面比较,更不要仅把它作为银行存款的替代品”。同时,该公告还从保险需求、经济实力等方面提醒保险消费者,在客观分析自身保险需求后购买相对应的产品。
事实上,尽管退保的“重灾区”是分红险,但究其原因则并非产品本身有问题。“短期分红险在国外的销售情况很好,这种产品适合收入稳定且考虑养老等长期规划的人群购买。之所以银保渠道出现了大规模退保,是因为产品卖给了不合适的人。从银行购买保险产品的消费者,大多数是为了获得短期收益,退保就容易出现。”有关专家如是说。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