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真空老人、失独老人,现在反映老年人现状的这些新鲜词越来越频繁地回响在人们耳畔。我国目前几乎是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新中国的同龄人已进入老年阶段。据资料显示,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2050年前后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的4.8亿左右,分别占亚洲老年人口的2/5和全球老年人口的1/4。由此可见,发展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问题刻不容缓。目前,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主要的3种基本养老模式。
原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所长、中国社科院老年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田雪原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及很长时期内,我国主要还是会以居家养老形式为主,将来可能会向机构养老方向发展。”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政策研究部副处长李志宏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通常所讲的居家养老,主要是指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广为认可的一种界定是: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
“目前我们居家养老服务平均收费标准为700~800元/月。”民营企业、青松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机构创始人王燕妮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居家养老价格低于普通机构养老。
需求强劲供给不足
面对如此迅速的社会老龄化现象,以养老机构为例,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床位面临巨大缺口。“目前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仅为19.7张,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每千人50张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李志宏说。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去年颁布实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到,到2015年,我国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的目标。但是,即便实现上述目标之后,仍有97%的老年人必须依托居家养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