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生态环境的概念源于自然生态,它是对保险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和,既包括保险市场主体之间的行为方式和相互作用,又包括保险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
近年来,保险生态环境呈现不断优化的态势,保险市场主体的经营理念、发展方式、服务水平、竞争行为都有了积极的变化,外部的政策、法制、舆论等环境也日趋优化。但是,保险业内部仍然存在诸多不和谐、不规范的现象,社会上也存在一些对保险业的负面印象,保险业的生态环境仍不尽理想。
概括起来,主要呈现“四个并存”的特征:
一是上级公司的经营导向偏差与基层机构的违规操作并存;二是市场主体的理性愿望与非理性行为并存;三是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失信行为并存;四是保险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与社会保险意识不强并存。
保险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例如,诚信意识欠缺,导致了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保险机构内部的种种失信行为;法制意识淡薄,是诸多违法违规、无序竞争行为的重要原因;而缺乏创新意识,也使竞争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粗放式上,难以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所突破。解决这些问题,仅靠法律和制度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保险文化建设,才能解决行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优化保险生态环境。
从优化生态环境的要求出发,保险业应当提炼、形成包含诚信、责任、合规、和谐、服务、创新等要素的核心价值理念,依靠文化的力量,促进生态环境优化,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打造以“诚实守信”为核心内涵的保险诚信文化。
诚信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发展之基,理应成为保险从业人员、保险相关利益者首要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只有保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讲诚信,才能避免销售误导、拖赔、惜赔等问题的发生;只有投保人、被保险人讲诚信,才能避免骗保、骗赔等道德风险的发生;只有保险机构和中介机构讲诚信,才能避免保险经营中的假数据、假费用、假赔案等弄虚作假问题的发生。
打造诚信文化,形成以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浓厚氛围,必将促使保险业内部、行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顺畅,交易成本更低,资源得到有序开发,保险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和净化。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