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点儿类似于商业保险公司提取管理费。但另一方面,这些经办机构又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经营、精算和投资能力。他们提取的费用虽然不多,但相应的收益也非常低,不少因为管理投资方面的漏洞还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基金流失问题。”庹国柱说。
据安徽省宿州市民政局救灾办副主任科员胡慧远介绍,该市萧县农保经办机构自2003年起,由于经费困难,一直在从农保基金的本金里“借钱”给员工发工资,这个窟窿现在不知如何补上。至于其他的县、区也依然是从保费的利息里拿钱作为机构的工作经费。
农保基金的保值尚且不易,增值就更显困难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当时的高利率,经办机构要么直接将农保基金存入县商业银行,要么委托省农保处资金管理中心代管。据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保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省管理中心当时也主要是将基金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以实现保值增值。不过,后来收益率因为利率下调而不断降低,至于其他的投资方式,因为风险问题,中心也不敢随意进行,所以后来渐渐也就不再愿意代管了。
“利率这么低,我们也只能干着急啊!”宿州市劳动局副局长葛振平说,为了尽快让这笔钱保值增值,有些县、区的经办机构就想了其他一些办法进行投资。比如埇桥区就曾经拿了50多万元农保基金去投资过一个石矿,后来矿倒闭了,这钱也没有收回来。萧县也曾经拿农保基金作过类似投资,后来也失败了。
“另外,”胡慧远向记者补充道,“由于区、县一些信用社承诺给予高额利息,在此诱惑下,有些经办机构就违规将基金从县商业银行转存到信用社里。有些信用社因为管理漏洞,相关人员非法挪用或贷出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后来经过法律手段把这些钱都追讨了回来,但现在想来仍颇让人后怕。虽然这些经办机构的初衷是让基金保值增值,但这毕竟是农民的养命钱啊,一旦损失,将来如何向农民兄弟交待。”
当然,这种情况并非只有安徽独有。庹国柱告诉记者,这在全国范围都比较普遍,“我的一些学生就在某些省作过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有些地方的农保基金确实流失得比较厉害,有拿去盖楼的、买车的,还有借去为其他单位发工资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