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恒乾:当前监管的转变更多的是从被保险人的角度出发的,增加行业的透明度。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保险公司的发展需要创新,扩大市场,而发展、业务创新是以行业的透明为基础的。因此,当前保险监管的转变主要是为长远考虑,只有透明的保险行业才可能继续健康发展,业务创新才能满足被保险人的保险需求。让被保险人共享行业发展的难点在如何解决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市场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只有通过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才能让保险产品更加的透明、更能够保障投保人利益。
田辉:要理解保监会监管理念的变化,必须认清两个大的背景。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二是中国地位的上升。金融危机使得全球保险监管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国际统一保险监管框架的加速建设、微观审慎监管之外提出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等。与此同时,我国跃升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的影响力显著提升,亟需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迈进。
在这两个背景下,后危机时代的保险监管亟需转型。保险监管转型一方面越发强调风险控制与偿付能力监管,更强调金融行业之间的协调和国家之间的协调;另一方面也会更加注重监管的差异化和精细化,以实现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目标。
保险共同投诉电话的设立,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项有力举措。它将给行业带来一个明确信号,即不能再漠视消费者的权益,在竞争中必须以消费者权益至上为目标。这将有助于推动保险竞争脱离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而进入服务竞争,从而扭转目前粗放的经营模式,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因而意义十分重大。
李源祥:体现了以防范风险为核心,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根本目标,并积极推动保险行业市场化的监管理念,为保险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对改善行业社会形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有积极作用。
设立保险共同投诉电话,使消费者维权渠道更简单畅通,降低维权成本,提升维权意识;同时促进保险公司重视消费者权益,在前端减少销售误导,后端提升服务水平,减少投诉提升客户满意度。平安已制定总经理接待日和疑难案件处理制度,并建立全国统一的客户投诉电话,做好投诉流程衔接。
上海证券报:保险行业虽是表象在外,实质体现的是一种机制和制度的完善,一种文化的宣扬与倡导。您怎样理解保险文化的内涵?
田辉:保险业的立身之本可以用两个名词基本概括:风险和信任。我国当代保险业的发展只有区区30年时间,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类似问题。诚信文化的培养是个漫长的过程,我对我国保险诚信文化的建设很有信心,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并且可以借鉴先进经验和教训,具有后发优势。
我理想的保险文化就是和谐共生的文化。供需双方互相信任,使得保险成为必需品,代表高品质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方面,起引领作用的应当是保险机构和广大从业者,而非消费者。理论上,保险几乎可以对一切风险承保,除非不可抗力(actofGod),这是它的力量所在。与此相对应,保险业强调的不是普通诚信,而是“最大诚信”。
李源祥:保险的本质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建立完善的保险机制,可促进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水平提升,维护社会稳定,对和谐社会建设作用重大。保险是一种市场化、制度化的慈善事业,深入理解保险的慈善内涵,建立保险文化,明确行业定位,将对保险业发展产生全新的深远影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