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授惠于民
上海证券报:我国保险业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但深度密度依然很低。在您看来,怎样才能让更多被保险人共享保险行业改革开放的成果,其难点在哪里?对此有何建议?
庹国柱:保险行业改革开放发展硕果应当体现在保险保障的范围扩大,适应消费者千差万别保险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越来越丰富,同时保险服务质量越来越受到保险消费者的赞许。难的是保险公司不容易从热衷追求规模和速度的发展理念中挣脱出来,而追求规模追求速度就不可能把业务做精做细,不可能多在消费者利益上做多少文章。
李源祥:经过30多年发展,保险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领域逐步拓宽,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解社会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被保险人已从多方面享受到保险行业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但目前中国保险深度密度还较低,保险产品还不丰富,不能全面满足社会多层次个性化的保险需求;保险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理赔难销售误导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消费者对保险缺乏信任。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各方面配合。对于政府来说,“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已是下一步监管重点,通过政策导向推动保险业改变发展模式、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与服务水平,为保险行业提供一个更规范、公平的发展环境。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应着力服务社会建设,促进各领域责任保险发展,协助政府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挥保险业在风险预防、控制与补偿方面的优势,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着力保障民生,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保险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田辉:要让被保险人真实共享保险行业改革开放发展硕果,最基本的表现是:保险业能向消费者提供既不同于银行、也不同于证券的独特金融服务,成为现代消费者多样化金融服务组合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进一步的,这种金融服务必须包含两个要点:一是便捷性;二是适当性。便捷性意味着消费者可支付得起,并且可以方便获得。适当性意味着产品适用于特定的消费者人群。
说来简单,做起来很难。难点在于如何处理金融创新和消费者保护的关系。发达如美国,由于没有正确处理“适当性”问题,将金融创新产品卖给了不适合的客户群体,形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我国的问题与美国不同,不是金融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问题。迫切需要从便捷性和适当性方面入手,加强产品创新、渠道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
曹恒乾:让被保险人真实共享保险行业改革开放发展硕果的最主要的方面之一就是让保险人能设计出更多的被大众广泛需要的产品,这就需要更多国家政策对保险产品创新的扶持,在我看来,最典型的就是“预付制商业健康险”,这种产品是美国健康险的主流产品。但由于和目前的法规有冲突,使得我国,健康险发展缓慢。如果在未来政策能有所倾斜,这类产品能够出台,能极大的让被保险人真实共享保险行业改革开放发展硕果。(文章来源:凤凰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