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投资方面,养老保险和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性质非常相似。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已运作十多年,风格一贯稳健,在风险控制和投资组合等领域积累了经验,资产的安全性、赢利性、流动性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我们将把这一投资优势扩展到养老保险资金的运作上去。再加上,保险公司有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和规模庞大的销售队伍,销售方面可以借助的资源较多。
杨帆: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精算、投资账户管理、养老金支付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不仅拥有一支国际化的具备丰富经验的精算师、投资专家和IT专家队伍,公司高级管理层更是拥有丰富企业年金、投资、保险、财务管理和运作经验,以及丰富的国际企业年金管理和运作经验。
钟仁耀:但我认为,虽然近几年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很快,但是总体发展状况却不理想,因此也使基本养老保险为企业年金的作用缺失而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使得单位和职工个人负担太重。企业年金发展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前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年金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这种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单位和职工个人没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和决定权,同时表现为商业机构参与太少。原因之二就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太高,挤压了企业年金的发展空间。
企业年金要发展,实质上应该是更倾向于商业保险模式。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的企业年金运作方式,员工可以在几家提供企业年金的保险公司中进行选择,主要由商业保险公司来管理。政府仅仅在政策上、法律上进行规定,并且在税收方面和某些政策上制定优惠政策。
3健康险新革命?
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保险机构希望医疗费用越低越好,因此他们投资医院以后,医疗费用的增加,百姓“看病贵”的现象将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第一财经日报》:“国十条”中提到,“大力推动健康保险发展,支持相关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各位认为,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能带来怎样的好处?是否会成为发展我国健康保险的一次“革命”?
孙建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农村的保险需求和消费能力都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已达到当年城镇人身保险快速启动时期的水平,发展适合农民特点的、简易的、高保障的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时机基本成熟,关键是要做好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先在部分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展开尝试,开发真正适应农民消费习惯和保险需求的产品,然后在全国地区推广。
相关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后,使健康保险的前线和后台能够密切结合,使被保险人得到更便捷、快速、合理、有效的医疗服务,使健康保险的管理成本合理化。同时,一些新型的健康保险产品如管理式医疗产品有可能在中国较快地推出,从而使得到合理医疗服务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成为可能,为解决中国农民及低收入阶层的健康保险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