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仁耀:我认为,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的第一个好处也许能够对医疗机构起到监管的作用。由于监管的复杂性,目前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对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问题比较多。如果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成为医院的股东,那么对医院的监管力度可能会加强。同时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保险机构希望医疗费用越低越好,因此他们投资医院以后,医疗费用的增加,百姓“看病贵”的现象将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增加医疗机构的资金来源。现在“医药分离”等改革之所以很难,原因之一是“医药”分离之后医院的资金不足。如果有保险机构补充资金的话,那么像“医药分离”这样的改革可能会比较顺利进行。
至于是否会是一场“革命”,这一问题要看保险机构采取怎样的具体投资方式,如果纯粹是一种商业投资的话,那么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作用就可能得不到发挥,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一财经日报》:假如真有保险机构愿意去投资医疗机构,各位认为,在这过程中,保险机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钟仁耀:我想主要是职能分工的问题,一定要明确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保证病人的基本权益,防止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勾结”在一起。目前中央政府鼓励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的初衷,我想也是希望能对医疗机构起到监管的作用,抑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孙建一:保险机构投资医疗产业,首先要把握投资方向。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的目的,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方便的服务、合理的医疗。所以,更应倾向于投资预防保健机构、初级医疗机构、老年护理机构。
其次,要充分考虑到投资风险。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属于不同的行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保险机构在投资医疗机构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人才准备。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客户结构。与此同时,还应把握投资时机。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除了受到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约束外,还受到整个医疗卫生管理政策的约束。所以,医疗卫生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是决定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4求解农村市场
采用政府负责收费、商业保险机构专业管理的模式能有效解决目前农村医疗保险所存在的问题,政府负责收费可以降低保费征收成本,商业保险机构的专业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开支。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