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蚂蚁金服发布的报告,截至今年3月,被互联网保险服务的用户已经超过3.3亿,同比增长42.5%,互联网保民人数已经是股民人数的3倍,基民的1.5倍。
互联网保险是保险业的一次重大创新,互联网究竟带给保险业什么变化?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泛华企业集团(以下简称“泛华”)负责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泛华世纪总经理卫丹。
互联网保险:5年前和现在完全不同
中国经济导报:互联网保险现在比较热,您怎么看待其近年来的发展历程?
卫丹:发展非常迅速,五六年前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泛华在2010年就收购了保网,用以建设网络销售渠道和服务平台,这是我们进入互联网保险的第一步,在业内属于比较早的。
即便如此,我们最初想和国外对标企业一样做2C模式(直接面向客户销售)时也发现存在不少现实问题。以车险为例,国内同一款车,不同省份车险报价就不一样,主要体现在各保险公司的费率因子、折扣力度、当期政策等各有不同。一个保险集团下数十个分公司,每个分公司都有自主定价权、合约权,而且各保险公司在对接互联网这一块接口也不一样,这些导致保险产品直接面向C端时,服务就无法标准化。
而互联网化意味着标准化、全流程自动化。现在的支付宝用户、微信用户,无论在哪里,得到服务的体验、速度都是一样的,但如果是当时的保险客户,可能广州的保险客户和内蒙古的保险客户,体验差别就非常大——保险产品做不到像普通互联网产品一样快速、标准、便捷。
这种情况下,泛华转换思路,从直接面向C端退后一步,面向几百万保险代理人,开发了保险中介行业第一个移动展业终端掌中保,改变了这个行业的代理人作业模式。由于保险代理人往往同时处理很多保单,因此在等待的耐受度上会好一些,掌中保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具备了“地域广、选择多、报价准、录入简、出单快”等优势。
中国经济导报: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保险加速发展呢?
卫丹:其实从2012、2013年左右,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做一些类似于噱头的保险,比如有保险公司推出了“中秋赏月险”。我认为这已经开始体现出互联网活泼、逗逼的风格,而不是过去我们印象中死板、负面的保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