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4S店扯皮车子无人修
车损估价起争执保险车无人修
案例:2009年11月24日,福州林先生的轿车与他车相撞。因太平洋保险与4S店间有关车损配件材料及维修费用未能达成一致,造成林先生的车停在维修店一个多月仍无法修理。
点评:因车损估价纠纷而延误修车,并非个案。在4S店维修没有违反保险合同,承保者与修理者的维修价格不一致,应在经营者之间协商解决,不应影响到车辆修复,消费者不应成为保险公司和4S店之间的“皮球”。
注射假药后死亡药店赔钱
案例:2009年6月,患肝硬化的郑先生向厦门市“美信好又惠”药店买了6瓶人血白蛋白注射,而后郑先生不治而亡。后经药监部门认定,这6瓶人血白蛋白是假药。去年9月,法院判决:虽然郑先生死亡是其病情自然发展结果,但假人血白蛋白在其死亡结果中有一定“参与度”,判“美信好又惠”赔死者家属10.5万元。
点评:法院首次使用“参与度”的概念,这对售假者责任认定是一大突破。在认定了假药之后,消费者不必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证明假药与患者死亡之间的关联性,只要售假者无法提供免责情形,就能认定其对死亡“具有一定的参与度”,从而确定售假者过错,为索赔提供有力依据。
售“三无”减肥仪淘宝商家退款
案例:2010年4月,宁德林女士通过淘宝网上的“努力的生意人”网店,买了台用于减肥的射频爆脂仪,因试用时发现漏电,当晚将货退回,但商家拒绝退款。该减肥仪属“三无”产品,经消委会协调,林女士得到退款4600元。
点评:这起纠纷能解决,主要是由于消费者选择了知名的网上购物平台,并采用了支付宝等具有一定担保作用的支付手段。
假玉器蒙游客商家被罚6万
案例:2009年3月,游客蒋先生投诉称,2008年在武夷山市度假区“华丰商场”购买6件A货翡翠玉器,支付2800美元和人民币2400元,回到美国后发现所购玉器均不属A货。经调解,经营者退还货款,并赔偿人民币3000元。工商部门吊销商场营业执照,罚款6万多元。
点评:游客维权存在难点,主要多为游客发现被侵权时已离开旅游区,增加了投诉成本。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