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的“风险保护伞”,也是预防工伤的“安全带”。作为农业大省,我省每年有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至2010年底,全省有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省内实现转移。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走进了建筑工地。目前,仅省城建筑工地上就活跃着40多万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群体能否受到工伤保险的保护,直接决定着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的成败——
“参保状况很不理想”
去年11月14日,霍山县太阳乡农民怀才祥在合肥某建筑工地进行脚手架拆除作业时,右手中指被夹伤。虽被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但他却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为其所在单位没为他缴纳工伤保险费。他与单位之间展开了一场赔偿纠纷。
据合肥市工伤生育保险管理中心同志介绍,经常会有怀才祥这样未参保而与单位发生赔偿纠纷的农民工前来咨询求助。省城一些律师也告诉记者,他们在帮助农民工维权时,遇到最多的便是这种工伤赔偿纠纷案。
近年来,我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有126.4万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煤矿和各类非煤矿山企业的农民工全部参加了工伤保险。但是,遗憾的是,建筑领域农民工参保没能取得重大突破,参保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建筑领域农民工参保率低,在合肥表现尤为明显。来自合肥市建委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该市建设领域农民工达68.77万,其中在肥施工的约45万人。仅今年一季度,该市行政服务中心建委窗口就为454个建筑工程项目审批发放了施工许可证。
然而,据合肥市社会保险征缴中心一位负责人介绍,从2007年10月至今年3月底,全市只有四五十个建筑工程项目参加了工伤保险,大约覆盖四五万农民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