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多数认为,改革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现在领多少退休金以后还能领多少。“70后”、“80后”对改革的心态也比较放松。“离退休还有20多年呢,20年后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兴许连事业单位这个名称都改没了。”一家广播电台的年轻记者说。
中间这批40岁左右的员工心态则很复杂。前几年,曾有事业单位人员怕改革后待遇下降而想方设法提前退休,浙江的石教授认为,“这是在转型时期,最大限度自我保护的具体体现和无奈选择。”北京的吴女士说,“老同志还能赶在改革前退休,我们中间这批人想退也退不成呀。”
一些年长的事业单位人员还表示,在事业单位干了20多年,长期工资不高,以后收入出现巨大增加的机会也不比年轻人,因此这不是“淡定不淡定”的问题。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复杂性还在于一部分人员是从机关转来的,这部人纷纷表示,照目前改革方案,要求回去继续当公务员。
尽管有种种不满,但事业单位人员认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当怎么改,人们没有清晰而具体的想法。有的人说,“只要把公务员拉进来就行,反正他们是政策制定者,亏不了。”多数人强调,不管怎么改,公平公正是底线。
养老金改革可以从户籍制度突破
唐钧: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陈文胜: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员
潇湘晨报:地方政府似乎不太愿意实现养老金的全国统筹,为什么?
唐钧:毕竟养老金的分配占各个地方政府的利益权重不一样。这与老年人数量有关,有些地方老年人比例比较大,有的则比较小,对于养老金的管理就有一个划得来划不来的问题。
如果真正要实现统筹,就要把所有的钱都放到中央这一级,再由中央重新分配,其他的方式恐怕会造成很多问题。
省级统筹的模式是各个地方交一定的钱到省里面,省里再拿这笔钱做一定的调剂,如果中央养老金统筹也是这种模式的话意义就不大。
统一以后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主要是民工的问题。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