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保好,居保好。过去养儿为防老,如今养老靠新农保!”4月5日,干了一辈子农活的璧山璧泉镇鹰嘴村81岁老大爷欧光仁,在村支书手中接过印有自己名字的养老金存折,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
和欧光仁一样,纳入第三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80多万农村老人,也都于近期领到存折。他们将在4月20日,也就是今日,领到此生第一笔“退休金”。
至此,全市领到养老金的农村老人总数已近340万,基本实现老人应保尽保,走在了全国前列。
“有自己的钱,感觉就是不一样”
相较于欧光仁老人的兴奋迫切,家住北碚静观镇集真村二社的黄瑭老人早已将养老保险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黄瑭老人早年丧偶,有两个儿子和1个女儿。由于眼睛不太好,前些年他把土地交给儿女耕种,后者约定每年给老人100斤的口粮和500元的赡养费。
但赡养并没有落实到位。“老汉,先欠到,下次给”;“老汉,家头的猪又病死了两头”……每年春节,本是约定付赡养费的时候,但总有子女找借口拖延。而老人只能吃哑巴亏,告诉别人,孩子们都是给足了赡养费的。“不然,怕其他孩子知道真相,会有想法,也说不给了。”
那段日子,老人生活过得紧紧巴巴,本是嗜茶的一个人,只能一个星期泡一壶。有一次,他闹眼疼,想到乡镇医院去看病,就连20元的门诊费和药费也是向邻居借的。
这种情况在2009年有了变化。当年7月,北碚等10个区县启动第一批城乡居保试点,时满63岁的他没有缴一分钱,就直接享受到养老金待遇。
将近两年过去,存折上的养老金到账了23个月,老人每季度取一次,取走了21个月的养老金共1680元。对这笔钱,他有详尽的支出安排每月要喝一斤茶叶,花费20元;食盐、酱醋、蔬菜以及生活用品用去50多元;看病吃药,用去20元;余钱为家里添置一些小家电,比如热水壶和机顶盒……老人的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如今,他经常买些糖果和玩具到子女家去看孙孙,全家和和气气。“有自己的钱,感觉就是不一样。”他笑着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