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在村民王华秀开办的农资超市里,农行洪湖支行个贷中心经理李月波给记者现场演示了他们的“快捷服务”:通过布放在这里的一部转账电话,参保的农户只需持一张“惠农社保卡”,就可以将自己账户中的养老金转账到超市商户的账户中,然后再由商户向成功转账的农户支付等额现金。前后过程只需要几分钟,参保农户就可以顺利拿到自己的养老金了。
据了解,“新农保”试点初期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为数量庞大、居住分散的村民办理大量繁琐的审核登记等参保手续和缴费事宜。为此,湖北省社保部门通过竞标方式,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网点优势,选定农行湖北省分行独家代理全省“新农保”的金融服务项目。截至目前,该行仅在前两批国定“新农保”试点县(市、区)农村地区就布放转账电话1万多部,覆盖了61%村组,使217万名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就能领到自己的养老金。
如果说“社(保)银(行)合作”解决了国家政策在农村落地的第一个难题,那么随着“新农保”在广大农村地区的逐步推广、随着8亿农民都纳入到这一惠农政策的范畴当中,当下组织发动农民的广泛参与,还仅仅是“新农保”工作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需要继续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农村人口频繁流动、农村居民身份复杂和居住分散的现实条件下,‘新农保’工作的推动既面临制度构建方面的问题,也面临相当大的管理和操作难题。”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洪湖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局局长戴百洋感慨万千。
在几天的采访中,记者与县(洪湖市)、镇(乌林镇)、村(周坊村)三级社保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密切接触,发现戴百洋总结的“五大难题”道出了“新农保”基层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第一,基层管理平台脆弱,难以支撑繁重的管理任务。这表现在人员编制缺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管理工具落后,又表现在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政策水平等方面的不适应。
第二,“新农保”和其他制度的有效衔接。其中包括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的衔接。
第三,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农保”的运营与服务效率。具体而言,要进一步健全“新农保”在县、乡(镇)、村各级的经办服务网络,同时加强“新农保”的信息系统建设和金融服务网点建设,不断创新服务与管理模式。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