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尽快完善新农保基金管理办法。能否让参保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基金保值增值刻不容缓。
第五,寻找除政府财政补贴之外的多元筹资渠道。“新农保”基金应该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部分构成,但当前“集体补助”几乎都处于缺位的状况。建议引入市场机制、发行农村福利彩票、发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加入到资金筹集中来。
对此,与“三农”工作打了多年交道的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农户金融部副总经理胡学君认为,“新农保”政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其发展和推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风物长宜放眼量”,改革需要有长远眼光,尤其对于“新农保”试点中出现的新问题,应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它,群策群力,共同想方设法去解决。
一项最新数据表明,“新农保”正惠及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截至今年上半年,“新农保”国家试点地区共有1.42亿人参保,3713万人领取养老金。加上各地自行开展的“新农保”试点,这一惠农政策已覆盖近两亿人。
虽然当前保障水平仍显不足,虽然距离“全覆盖”尚需时日,但值得欣慰的是,“老有所养”的“新农保”制度已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农民养老问题被看作我国正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难解决的最后一公里。记者在周坊村采访的三天里,也确实感受到推动这项工作之难。
令人欣慰的是,让农民老有所养的“新农保”制度在期许中扎实起步。已经试点两年,覆盖近两亿人口的这一惠农政策,目前显现出的最大亮点在于政府首次从财政收入中拨款帮助农民养老,这使我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成为可能。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