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乞讨"百元津贴变二十老归侨哭笑不得
"为了拿到本来就属于他的归侨津贴,老邓说自己像'乞讨'似地追了两年多。"去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电气(5.59,0.04,0.72%)(集团)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曾乐才根据该公司侨联前主席、老归侨邓静聪反映的情况,提交了《对落实"关于发放早期归侨退休生活津贴的通知"和上海市实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的有关建议》的提案,引起众多侨界人士关注。时隔一年,今年上海两会上,随着致公党等涉侨部门提交关于提高早期归侨退休津贴等提案,归侨退休津贴再一次成为侨界的关注焦点。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随着了解的深入,记者发现,老邓追讨回的津贴是"被打过折"的,原本的百元津贴发到手只有二十元。因为归侨津贴被纳入养老金,而上海市养老金发放政策又频繁变动,企业与机关退休人员的计算方法区别较大且方法复杂,更多的老归侨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拿到的归侨津贴是否"被打折"、"被封顶",或者对极为复杂的养老金计算方法深感无可奈何,难以"弄个明白"。
归侨津贴是如何"被打折"的?这种"被打折"是否合情合理?记者敲开了老归侨邓静聪家的门。
区侨联前主席:两天之内,津贴从零到四折
走进邓静聪家,桌上打开的笔记本电脑里都是其在近年来写给各部门反映老归侨津贴问题的信件。
邓静聪告诉记者:"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58年从孟加拉回国定居。2009年11月份从上海电气总公司退休,曾担任过市侨联委员、闵行区侨联主席和上海电气总公司侨联主席。没想到退休后我却为了归侨100元退休津贴走上了'乞讨'路。"
2009年,邓静聪申请退休后领取早期归侨退休生活津贴,但闵行区社保中心以他早期归侨身份未被确认为由拒绝。2010年6月,在闵行区侨办的支持下参照新修订的"上海市实施办法"(该《办法》对可享受早期归侨退休生活津贴者定义为:1966年12月31日前回沪定居,并已年满16周岁,从上海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邓1949出生,1958年回国,1966年时已年满17岁),市侨办确认了邓静聪的早期归侨身份,其原单位人事部门也再次将老邓的申请递交给闵行区社保中心。
但老邓没想到,自己仍然拿不到这100元津贴。"2010年10月,区社保局答复我,按照上海市1999年企业退休员工退休金发放管理办法,每月给我100元津贴,加上我的基础退休金,其总数仍低于我实
际拿到的退休金数额,根据养老金发放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所以没有理由再加给我100元,也就是说我还是得不到老归侨退休津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