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宝珊拿出莘庄镇老归侨联系名单向记者介绍,"你看这个向侨英,已经80多岁,身体多病,老伴瘫痪,每月请护工就要3000元,大儿子下岗离异,小儿子患有精神病。向侨英的退休工资只有2000元多一点,100元归侨津贴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
记者在名单上看到,目前莘庄镇符合领取归侨津贴的老归侨约有30人,年纪最大的已经92岁,年纪最轻的也已63岁。事实上,目前上海老归侨群体人数逐年减少,大约有2200人左右,以每人每月增加100元计算,一年增加的总财政经费约264万元,这笔钱对于全年财政收入超过2800亿元的上海来说微不足道。而对于生活困难的老归侨来说,却无疑是雪中送炭。
链接
多省涉侨部门两会疾呼:提高归侨津贴
上海致公党:
早期归国华侨退休生活津贴提至200元
在今年上海市两会期间,致公党上海主委提案建议,将上海市早期归国华侨退休生活津贴由目前的每月100元提高至每月200元。上海目前符合该津贴申领标准的仅2000余人。
海南省人大代表:
归侨退休职工生活补贴提至每月200元
海南省人大代表周敬民近日在海南省两会上提交提案称,作为我国重点侨乡之一,海南省现有归侨侨眷100多万人。目前海南省对退休金、养老金低于当地从业人员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归侨退休职工每月补助100元。建议将归侨退休职工生活补贴提高至每月200元。
江苏省侨联:
困难归侨生活补助标准应随CPI指数动态浮动
江苏省现有归侨1800多人。
2007年,江苏省对享受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及农村归侨,每人每月补助200元;对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困难归侨(包括农村五保户),每人每月补助100元;1978年12月31日前回国定居,在江苏省办理退休并领取退休养老金的企业归侨(不含离休归侨),每人每月补助100元。江苏省侨联在今年江苏省两会上建议:
1.建议参照城乡困难群众低保补助增长标准,对低收入困难归侨以及企业退休归侨生活补助标准,实行同比例增长。
2.建立困难归侨生活补助随CPI指数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当CPI指数连续3个月涨幅超过3%时,在困难归侨生活补助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增加25%,并发放一次性物价补贴;当CPI指数上涨超过3%时,每上涨一个百分点,对困难归侨生活补助标准在增加25%的基础上相应增加10%;当CPI指数下降时,物价补贴部分相应取消。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