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快进入老龄化已经是无可逃避的现实,人均寿命延长,健康水平大幅提高,但针对老年人的公共服务却非常缺乏,养老多轨制而渠道单一。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是未来中国社会要面对的,也是每个人都要承受的。那么,是否延迟退休,退休养老何去何从?本报和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新浪网特联合举办“蓟门决策论坛专题研讨会”。
延迟退休需要循序渐进褚福灵(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第一,根据我最近研究的成果,我国退休年龄世界范围内总体偏低。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发布的资料,中国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0岁。类似中国的还有五六个国家,这些国家人均寿命只有60多岁,而我们达到了70多岁。就世界范围来看,最低的退休年龄是50岁,最高的是67岁,越是发达国家退休年龄越高。所以相对而言,中国女性退休年龄偏低,男性处于中游。但是退休年龄本身和受教育的情况、参加工作的年龄、人均预期寿命紧密关联,我们在比较时,不能盲目去比较。
分层次而论,当前中国的退休年龄通常是普通男性60岁,女性50岁,女干部是55岁。某些情况比如特殊工种、病退,大概可以提前五年。1978年颁布的104号文件有一个关于特殊工种的说明。特殊工种退休年龄虽然说最低50岁,其实在现实中低于50岁退休的情况也是有的,并且还占一定的比例。
第二,逐步延迟退休是各国通行的做法。如美国现行退休年龄是66岁,并且计划到2017年提高到67岁。2002年开始筹划这件事,到2017年实现,美国用了15年的时间把退休年龄提高了两岁,并且有公布公告,逐步延长。每年延长一两个月,两三个月。德国也计划到2029年,通过17年的时间逐步延迟退休。根据我的统计数据,165个国家中有三分之二男性退休年龄高于女性,三分之一男女相同。一些国家正在逐步延迟退休,一年延长一两个月,通过时间化解矛盾。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