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昊波表示,在体制改革上被国家赋予先行先试权的珠海市政府,依据珠海已经具有的经济实力、自身的医疗保险筹资能力和医疗保险基金余额逐年增加等基础条件,于2009年率先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制度的改革目标,决定从当年7月1日起,对不同体制、不同人群实现普通门诊统筹共济、统一管理和统一待遇水平,采用统筹基金、财政补贴和个人缴纳相结合的按服务人头付费方式,建立起“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引导和双向转诊机制。
通过有效的经济杠杆,既从根本上促进了医疗机构改变过去市场化的医疗行为,对参保患者实行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又为最贴近参保人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充分而可靠的经费来源。
从“此消彼长”到“和谐多赢”公益性与可持续性的结合点在哪里
建立普通门诊统筹制度,必然要打破医药市场原有的利益格局,阻力和非议不可避免。
首先,是各级各类医院对该制度的保守甚至抵制的态度。过去那些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参保人,硬着头皮挤进大医院看病,如今为了普通门诊医药费能报销70%和上不封顶的实惠,纷纷转头去了家门口的定点社区或乡村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门诊量的锐减以及诊疗费的下降让院长及其承包科室的主任们慌了手脚,有的甚至公开抵制这种“不利于大医院发展”的蛋糕分配法。
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科科长程智涛对记者说,其实,这些院长们看到的只是改革带来的“减法”,原先全市参保人的个人医保账户和门诊统筹资金每年约6.3亿元,几乎都被几家大中医院瓜分,如今要将其中约1.28亿元的普通门诊统筹资金拿出来,按服务人头去购买基层卫生服务站中心的医疗服务。
这样一来,留给这些医院的就剩下了门诊特定病种和大病住院部分的5亿多元了。而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蕴含在大医院与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联盟中的“加法”至少会抵消“减法”所造成的损失。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