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仁济医院,院方对门诊诱导患者自费的行为,则按照单张处方金额的3倍进行处罚。但采访中,医保、医政和医院医务部门都表示,预付制的实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如何能在控制费用的同时保证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还需要不断摸索。
记者了解到,在上海,三级医院平均配备1500种药物,而对应大医院的医保目录药品多达3000多种,很多高档药物等都被扩充进目录。但另一方面,医保基金的增量却很有限,医生如果多开高档药,就可能造成超支,如果少开高档药,则易导致医患冲突。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许多配套措施,比如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改革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立实施统一的诊疗规范体系、疾病分类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等,而这些配套措施的改革本身就非常复杂,面临诸多矛盾。”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疗事业部主任于广军说。
目前,上海总额预付试点医院申报的医保费用占定点医疗机构总费用的比重已上升到四成左右,医保预付制正在成为支付方式的主体。而李卫平认为,目前的总额预付方式只是个过渡期方案,他很关心,接下来的支付方式改革要往哪个方向走。
“上海对所有的支付方式都不排斥,目的是要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国家要求,又适应上海特点的路子。”张超介绍,现在上海市在总额预付之外,还实施了精神病住院费用按床日付费和17个住院病种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今年的一个课题将针对上海支付方式的目标和改革路径进行总结研究,目前达成的共识是,“上海模式”一定要是一个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的混合支付模式。
张超透露,今年上海市将启动建立区域性医疗联合体试点,探索对联合体试行医保总额预付。“医保最欢迎联合体,因为通过医保资金的合理分配,这种模式能够真正建立合理的转诊体系,满足人们全程的健康需求,特别是目前被忽视的预防、康复需求。这样一来,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成本。但要实现这些设想依然需要艰苦的探索。”(文章来源:健康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