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医保办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正在依托复旦大学数学学院的数理分析建模能力,开展医保费用数学模型研究。
守住收支平衡底线
随着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如何有效使用医保经费,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成为医改面临的挑战之一。
上海医保较大的支付压力,伴随着2001年的改革到来。
2001年1月,上海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被废除,实现全面并轨,开始推进职工医保制度改革。当年医疗费用的增速在30%以上,基金收入和支出压力加剧。
为了控制费用,2002年起上海开始实施定点医疗机构医保费用预算管理,医保实行总量控制,也就是单方面控制医院医疗费用的增速,超支部分由医院和医保部门共同负担。其中,医院承担的超支部分比例已经从最初的10%提高到了目前的40%。
在这个过程中,医保总额预付的思路逐渐形成。与上海不同,北京采取的是很精细的DRGs支付方式,也就是按病种分组付费。
目前世界上的医保支付方式主要包括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三种。6月9日举行的第八届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海洋解释称,各种支付方式各有利弊,上海采取总额预付的原因是,上海医保最初就是门诊和住院一起管,医疗费用增长和管理压力很大。“我们没有时间想得那么多那么细。”周海洋称,初期抓总量可能矛盾小一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